发布日期:2025-06-22 浏览次数:
近期,随着气温的持续攀升,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增加巡检次数。从晚上8时到第二天早上8时,该公司驻井安全监督高海山每隔4小时巡检一遍设备,重点检查设备温度、油压等是否正常。
该公司以油气钻井、井下作业等为主,因装备规模大、地层钻进深、作业工序多,现场高风险环节密集。为提升员工识别直接作业环节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的能力,该公司在“安全生产月”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行动,通过压实高风险作业管控职责、加大安全正向积分激励等手段,提高员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的针对性和积极性,推动隐患“清仓见底”“动态清零”。
近日,该公司50845钻井队从中国石化大牛地气田长途搬迁至泾河油田,全程400余公里。
针对钻机设备在两地的拆卸安装、起吊装车等高风险作业,该公司对所有作业工序实施“远程视频+现场监管”的双轨管控模式,每日全程跟踪。
“根据搬迁和安装情况,我们每天上报高风险作业清单,相关人员通过视频观察、现场监管等实现全程管控,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随着HSE(健康、安全、环境)体系和网络视频监控体系的不断完善,该公司按照“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思路,梳理作业现场高风险管控流程及职责,制定“一个清单、两项责任”安全管理措施,确保隐患“无处遁形”。
每天8时前,该公司安全督查大队工作人员要发布各基层队的每日高风险作业清单,内容涵盖队伍名称、工况、高风险作业类别、时段等信息。
主体责任,即分管领导、业务部门、基层值班干部等,要利用视频观察、现场值班、专项检查等,实时监管高风险作业,发现隐患及时通报,层层履行主体责任。
监管责任,即监控室、安全督查大队、驻井安全监督等,要利用视频观察、常态巡井、驻井监督等手段,履行安全监管责任。
“我们让每个人知晓高风险作业内容和防范措施,‘认领’各自安全管理任务,做到各尽其责。”李明说。
在该公司开展的“安全诊断建议、安全‘随手拍’、事故隐患报告”行动中,高海山发现并报告吊车安全隐患,获2000元奖励。
当时,一支钻井队正在拆解设备,高海山看见一台吊车的大钩倾斜,立即叫停,发现是小钩的支撑架变形,棱角触到大钩滑轮内的钢丝绳。继续作业可能造成钢丝绳断裂,导致设备坠落。
“我立刻让吊车所属单位复位支撑架,并要求他们更换支撑架,换好之前严禁施工作业。”高海山说。
正值“安全生产月”,该公司持续开展“安全诊断建议、安全‘随手拍’、事故隐患报告”行动,并不断完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按基层队、专业经营单位和公司三个层次定期评选并奖励。另外,公司还从员工消除隐患制止违章、获得上级HSE表彰等方面给予正向积分奖励,达到一定数额可在“积分超市”兑换奖品。
今年以来,已累计有1万余人次参与到行动中,40837钻井队的机械工长白杨多次获得奖励。他说:“我们既要管理好设备,又要维护好设备,随时发现和消除‘病因’,才能做到本质安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